小兒腦癱的飲食該注意什么呢?
由于小兒腦癱很多都是屬先天性的,很多都是在嬰幼兒時期就已患病了。但家長有時卻不注意或是不了解,除了做好平時的治療恢復工作外,平時的飲食調(diào)理也是特別重要的,對疾病的治療和恢復都起著很關(guān)鍵的作用。那么下面就給家長朋友介紹一下。
一:飲食要有定時,一般早、午、晚各進食一次,有條件者可以在上下午各增加點心一次,按時進食,可以增加食欲。
二: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肥肉,蔬菜和水果含有維生素和纖維,能保持大便通暢,如小孩不吃蔬菜,可以把菜剁爛,做成菜肉包子、菜肉餃子、菜泥、菜湯,教育孩子養(yǎng)成吃蔬菜的習慣。
三:要以碳水化合物如米飯、面食、饅頭、粥、粉為主食,過多雜食會影響食欲,造成營養(yǎng)障礙。
四:不要吃油炸、辣、油膩、辛熱、等有刺激性食物和難消化的食物,因小兒體質(zhì)多熱,再食油炸等辛熱食品易引起熱病。
氣虛、陽虛的患兒,表現(xiàn)為:面色晃白,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自汗,應指導施以補氣、補陽的食物。一般情況下可食不熱不寒、性質(zhì)平和的食物,如粳米、玉米、扁豆、白菜、鵪鶉、鶉蛋、豬肉、牛奶等,既能補氣,又能補陰;或既能補陽,又能補陰的食物,如山藥、蜂蜜既補脾肺之氣,又補脾肺之陰,枸杞子既補腎陰,又補腎陽。陰虛、血虛的患兒,表現(xiàn)為:腹脹、納呆、腹瀉、倦怠消瘦等,應指導家長施以滋陰、補血的食物。如蛋類、百合、海參、桂圓、甲魚、蚌肉等。如患兒有胃熱,二便不通,消化吸收差,應推陳而致新,以瀉中求補。指導家長用清補食物。如蘿卜、冬瓜、西瓜、小米、蘋果、梨、黃花菜等。如患兒陽虛或氣陽虧損,如肢冷、畏寒、乏力、疲倦、小便清長而頻,可指導家長應用冬令進補的食物。如核桃仁、大棗、龍眼肉、豬肝、狗肉、雞肉、鲇魚、鱔魚、海蝦等。
以上介紹的就是就是腦癱患兒的飲食原則,除了定時進食外,平時要多吃蔬果,要以碳水化合物食物為主,另外還要注意一些飲食禁忌,家長還需要為小兒準備科學營養(yǎng)的食物,營養(yǎng)均衡也有利于預防一些疾病,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擁有健康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