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口蹄疫和手足口病
我們都知道口蹄疫和手足口病都是孩子的高發(fā)疾病,并且對孩子的身體傷害非常大。但是很多家長分辨不清楚這兩種疾病,導致在對孩子進行治療時出現(xiàn)錯誤治療,使孩子病情更加嚴重。所以針對這情況,我們今天請了專家來詳細地為我們介紹如何分辨這兩種疾病。
一、疾病名稱與疾病分類不同。口蹄疫的英文名為Aphthae Epizootic;手足口病的英文名為Hand,foot and moutn disease?谔阋吲c手足口病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傳染病。
二、病原體不同。口蹄疫的病原體為口蹄疫病毒,屬于人畜共患病原體。手足口病是由數(shù)種腸道病毒感染所致。
三、傳染源不同。口蹄疫病毒只引起偶蹄類(兩半蹄子)動物牛、羊、豬、鹿、駱駝等發(fā)生口蹄疫,成為人患口蹄疫的傳染源。只有先出現(xiàn)獸疫,才有可能使人患病。
手足口病的傳染源是患者和腸道攜帶病毒的人,屬于人類疾病。
四、傳播途徑不同?谔阋呤峭ㄟ^接觸病畜口腔、蹄冠部的潰瘍爛斑,經(jīng)皮膚粘膜感染的;偶而也有食用了被病毒傳染而又未加熱(巴氏消毒)的奶感染的。因此,人患口蹄疫是極為散在發(fā)生的。
手足口病是由于接觸病人,通過日常生活用品、食具、玩具的污染經(jīng)口感染的,也可通過呼吸道傳播。因此,可出現(xiàn)不同規(guī)模的流行。
五、發(fā)病人群不同。人患口蹄疫決定于與病畜的接觸,發(fā)病人群的年齡廣泛,但由于易感性很低,發(fā)病機會很少。兒童和老年人一旦患病癥狀較重。手足口病主要是幼兒傳染病,3歲以下患兒占絕大多數(shù)不清,很少超過5歲以上者。1983年天津市流行手足口病,3歲以下兒童發(fā)病率為32.85‰,3~6歲為14.23‰,7~14歲為1.27‰,15歲以上0.05‰。常在托幼機構出現(xiàn)流行。
六、癥狀體片不同。口蹄疫、手足口病雖患病部位在口腔、手指間、足趾端有相似之處,但癥狀體征各有不同。
七、診斷依據(jù)不同。口蹄疫需先有當?shù)厣罂谔阋甙l(fā)生或流行,并有與病畜接觸機會,或飲用病畜污染而未加熱的奶等感染關系。潛伏期2~18一友3~8天常見;發(fā)病具有全身中毒癥狀及局部皰疹、潰瘍損害兩大特征。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緩解該病呢?
1·對此專家表示,手足口病屬于常見多發(fā)傳染病,一般7~10天就能自行痊愈,因此完全不必恐慌。對于手足口的防范,專家提醒:由于唾液是手足口病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因此易感人群應特別注重口腔護理與消炎。
2·手足口病的最典型臨床表現(xiàn)是:患兒手心、足心以及臀部出現(xiàn)圓形或橢圓形的皮膚斑丘疹,特別是口腔內的皰疹,多分布在舌、頰黏膜、口唇、硬腭、咽、扁桃體等處,破潰后形成口腔潰瘍,很疼,嚴重時會影響患兒進食,孩子哭鬧不止。醫(yī)學專家告訴廣大家長:做好患兒口腔護理可以有效緩解疼痛,并促進潰瘍面愈合。
3·專家指導:在飯前飯后用生理鹽水給寶寶漱口;對不會漱口的寶寶,可以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對于口腔潰瘍癥狀相對嚴重的患兒,采取藥物治療的同時應注意緩解患兒的口腔疼痛,可以將維生素B2粉劑或魚肝油直接涂于口腔糜爛部位,促使糜爛早日愈合。
專家通過,病原體的不同,傳播途徑的不同,傳染源的不同等方面為我們詳細的講解口蹄疫和手足口病的分辨方法,家長可以對這一塊兒進行了解。如果孩子患病的話,家長還可以向醫(yī)生了解一些方法緩解這種疾病,以便幫助孩子減輕生活盡快恢復。
-
小兒出現(xiàn)手足口病診斷依據(jù)手足口疾病的發(fā)生在我們的身邊并不是特別的少見了吧,手足口疾病的發(fā)生給患者朋友們的健康造成的危害比較可怕,為此我們平時的日
-
小兒手足口病診斷依據(jù)是什么呢雖然手足口病疾病在生活當中發(fā)病率比較高,但是還是有很多的家長對于手足口病疾病不太了解,所以在孩子患病的時候往往沒能及時的
-
水痘與手足口病的鑒別措施手足口疾病的出現(xiàn)在我們的身邊并不是特別的少見了吧,手足口疾病的發(fā)生給廣大的患者朋友們的健康造成的危害比較可怕,為此我們平
-
如何辨別手足口病的手足口疾病的出現(xiàn)可以說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了,手足口疾病的發(fā)生給患者朋友們的健康身體及正常生活造成的危害還是比較嚴重的,
-
小兒手足口病診斷依據(jù)有哪些手足口疾病的發(fā)生在我們的身邊并不是特別的少見了吧,手足口疾病的發(fā)生給患者朋友們的健康造成的危害比較可怕,為此我們平時的日